去倫敦,看歷史及現代文化的比重簡直是3:7都嫌悶了。而且每次去也是擴大比率。繞到後面看,更可以看到這裡不同的單位為藝術及創意眾志成城,無論作為間接或直接的目標,至少加起來的成果確實令這個城市在創業工業方面能健康地成長、開花。
文化資助、人才培訓
Tom當然亦提到一些平日的運作,包括文化人最需要的「資助」。一般而言,資金都是一次性的撥款,大約足夠營運三年,再作公開申請。聽倫敦人說,要開始一門創意生意,即使銀行也容易借得資金,start up cost不算高,令不少人也願意一試。就是政府本身搞的活動,例如一些免費的大型活動,也會找不少贊助商,以確保參與者不需付費也可以享受其中。今年剛過去的中國新年就是市長辦公室推動,與華人社區合作,其他大型節日如印度新年、愛爾蘭的St.Patrick's Day等,都是政府為表揚多元民族而籌辦的大型活動。
Tom說得有條理,顯然也不是只對我們才是這樣。對大部份倫敦人來說,政府的態度和政策都富透明度,於是便有了像Kate Oakley這樣的學者去認真檢視及批評。有趣的是Kate的批判框架雖然與Tom的分類不同,但也準確回應到倫敦現在甚至未來的方向。她把政策鎖定在五方面:
Tom說得有條理,顯然也不是只對我們才是這樣。對大部份倫敦人來說,政府的態度和政策都富透明度,於是便有了像Kate Oakley這樣的學者去認真檢視及批評。有趣的是Kate的批判框架雖然與Tom的分類不同,但也準確回應到倫敦現在甚至未來的方向。她把政策鎖定在五方面:
1. 維持並支撐藝術以至文化、企業等的網絡,在這一方面她認為是成功的 (稍後會看到有不少以關係網絡立業的第三部門及私營公司,證明了Kate的判斷是正確的) 。
2. 政府應提供場地:電影院到工作空間,為藝術及創意工作者拓展及創立地方聚會、工作等。這一方面政府是被發展牽著走,很多地方都被私營機構霸佔或趕絕。政府只能不斷「更生」舊區,但當那個區域因為文藝而興盛,租金又上漲,令當區的創意工業走投無路。
3. 在提供資助方面,雖然存在很多機會,但由於小企業不懂表現自己,令資金都不能用得其所 (這也與第三部門介入的機會有關)。
4. 政府致力培訓人才,但其實市場的人才供應已經過多。政府及大專院校等都注重創意培訓,但對技術卻不重視,以至創意工業缺乏技術人員。
5. 大專院校及藝術學院等在十年內與實際的產業情況都脫節了。
以上內容是部分精彩節錄內容,讀者若想進一步了解倫敦這個生氣勃勃的文化之都是如何建成的,切勿錯過第十二期的META。
以上內容是部分精彩節錄內容,讀者若想進一步了解倫敦這個生氣勃勃的文化之都是如何建成的,切勿錯過第十二期的META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